97高清视频在线观看免费|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|kht07.vip蜜桃免费入口|欧美色哟哟

歡迎來到BioSense網(wǎng)站!

熱線:021-66110810, 56056830, 66110819

手機:13564362870

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藥敏試驗三種擴散法的具體操作及試驗結果(一)

來源:河南畜牧獸醫(yī)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2-05 17:06:06 瀏覽:1171 次

藥敏試驗是指細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試驗,通過藥敏試驗,能很好地掌握藥物對細菌的敏感性,為臨床選用抗菌藥物提供理論參考,以便準確有效地利用藥物進行預防治療。常用方法有紙片法、牛津杯法和打孔法等。通過對大腸桿菌的藥敏試驗,氧氟沙星、氟甲喹、新霉素為高敏,硫氰酸紅霉素、林可霉素為中敏。


抗菌藥對細菌性傳染病的預防、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,但因盲目、濫用抗菌藥,致使很多致病性細菌產(chǎn)生了耐藥性,使得抗菌藥對細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來越差,不但造成藥物浪費,而且還延誤病情,給養(yǎng)殖場(戶)造成了很大的經(jīng)濟損失,給養(yǎng)殖業(yè)帶來很大的困惑。通過藥敏試驗,能很好地掌握藥物對細菌的敏感性,為臨床選用抗菌藥物提供理論參考,以便準確有效的利用藥物進行預防治療。筆者從事實驗工作30年,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藥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是擴散法,現(xiàn)將三種擴散法的具體操作及試驗結果介紹總結如下,供大家臨床用藥參考。


1材料和方法


1.1原理


藥物在瓊脂中擴散,隨著擴散距離的增加,抗菌藥物的濃度呈對數(shù)減少,從而形成濃度梯度,由于抑菌濃度范圍內的菌株不能生長,而抑菌范圍外的菌株則可以生長,從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,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測試菌對藥物的敏感程度,并與該藥物對測試菌的MIC(最小抑菌濃度)呈負相關。


1.2材料


1.2.1菌種


臨床現(xiàn)場采取大腸。


1.2.2抗生素和抗菌藥


選用氧氟沙星可溶性粉(編號為1)、硫氰酸紅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2)、鹽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3)、氟甲喹可溶性粉(編號為4)、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5)5種抗菌藥進行對比試驗。


1.3方法


1.3.1紙片法


將含有定量抗菌藥物的濾紙片貼在已接種了測試菌的瓊脂表面上。


1.3.1.1紙片制備


取定性濾紙,用打孔機打成6 mm直徑的圓形小紙片。取圓紙片200片分5份分別裝入清潔干燥的5個青霉素空瓶中,瓶口以報紙包扎。經(jīng)15磅15~2 min高壓消毒后,放在37℃溫箱或烘箱中數(shù)天,使完全干燥備用。


1.3.1.2藥液的制備(用于商品藥的試驗)


挑選可溶性粉劑氧氟沙星(編號為1)、硫氰酸紅霉素(編號為2)、林可霉素(編號為3)、氟甲喹(編號為4)、新霉素(編號為5),按商品藥治療量的10倍的比例配制藥液。


1.3.1.3藥敏片的準備


在上述含有40片紙片的5個青霉素瓶內分別加入氧氟沙星可溶性粉(編號為1)、硫氰酸紅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2)、鹽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3)、氟甲喹可溶性粉(編號為4)、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(編號為5)的0.1%藥液10 ml,并翻動紙片,使各紙片充分浸透藥液。翻動紙片時不能將紙片搗爛,同時在瓶口上記錄藥物名稱,放37℃溫箱內過夜,干燥后即密蓋。切勿受潮,置陰暗干燥處存放,有效期3~6個月。


1.3.1.4普通營養(yǎng)瓊脂培養(yǎng)基


稱取瓊脂培養(yǎng)基22.5 g,加入500 ml蒸餾水中,加熱煮沸溶解,培養(yǎng)皿分裝,在培養(yǎng)皿的皿底劃十字形,標號(與抗菌藥物編號一致),消毒,備用。


1.3.1.5菌種的挑選、培養(yǎng)


將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疑似大腸桿菌病的雞或豬的肝、脾、心臟,先用灼燒的手術剪在肝或心臟表面烙燙一下,剪取病料如肝、脾、心臟剪小塊直接放入肉湯培養(yǎng)基中,置于37℃恒溫箱中培養(yǎng)24 h進行培養(yǎng),備用。


1.3.1.6操作步驟


第1步,在“超凈臺”中,用經(jīng)(酒精燈)火焰滅菌的鑷子夾取消毒棉,蘸取待檢細菌混懸液,涂布于平皿培養(yǎng)基表面。要求涂布均勻致密,涂好的培養(yǎng)皿放入37℃恒溫箱中20~30 min,效果更好。


第2步,將消毒鑷子夾取藥敏片貼到平皿培養(yǎng)基表面。為了使藥敏片與培養(yǎng)基緊密相貼,可用鑷子輕按幾下藥敏片。藥敏片有規(guī)律地貼于平皿培養(yǎng)基上,每種藥敏片要與相應的編號對應,每組重復3次,結果取平均值。


第3步,將平皿培養(yǎng)基置于37℃溫箱中培養(yǎng)24 h后,觀察效果。


1.3.2牛津杯法


在“超凈臺”中,用經(jīng)(酒精燈)火焰滅菌的鑷子夾取消毒棉,蘸取待檢細菌混懸液,涂布于平皿培養(yǎng)基表面。操作、要求同紙片法。


無菌操作將滅菌的不銹鋼小管(內徑6 mm、外徑8 mm、高10 mm的圓形小管,管的兩端要光滑,也可用塑料管、玻璃管、瓷管代替),放置在培養(yǎng)基上,輕輕加壓,使其與培養(yǎng)基接觸無空隙。


15 min后分別向各小管中滴加和藥敏片一樣量(25μL)的各種藥液,每組重復3次,結果取平均值。


將平皿培養(yǎng)基置于37℃溫箱中培養(yǎng)24 h后,觀察效果。


1.3.3打孔法


在“超凈臺”中,用經(jīng)(酒精燈)火焰滅菌的鑷子夾取消毒棉,蘸取待檢細菌混懸液,涂布于平皿培養(yǎng)基表面。操作、要求同紙片法。


無菌操作將滅菌的不銹鋼小管(外徑為4 mm、孔徑與孔距均為3 mm,管的兩端要光滑,也可用塑料管、玻璃管、瓷管),放置在培養(yǎng)基上打孔,將孔中的培養(yǎng)基用針頭挑出,并以火焰封底,使培養(yǎng)基能充分的與平皿融合(以防藥液滲漏,影響結果)。


待15 min后,分別向各孔中滴加和藥敏片一樣量(25μL)的各種藥液。每組重復3次,結果取平均值。


將平皿培養(yǎng)基置于37℃溫箱中培養(yǎng)24 h后,觀察效果。


1.3.4判定標準


藥敏試驗的結果,應按抑菌圈直徑大小作為判定敏感度高低的標準。

表1藥物敏感試驗判定標準



相關新聞推薦

1、青少年和年輕女性宮頸陰道微生物群與沙眼衣原體有何關聯(lián)

2、鯖魚生物胺產(chǎn)生菌篩選、菌落總數(shù)、生長曲線測定——結果與分析、結論

3、小龍蝦prx 6基因在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分子作用機制

4、北京及非北京基因型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曲線與基因表達差異

5、鼠疫桿菌菌株在麥芽糖培養(yǎng)基環(huán)境下對應的生長曲線圖